在刚刚落幕的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中国好声音”可谓大放异彩。在慢粒(CML)治疗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团队的多项研究入选,其中abstract 867和869两项研究则是入选口头发言,分别报告了TGRX-678和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在CML治疗和克服耐药方面的价值,《肿瘤瞭望》在现场有幸采访到江倩教授,并针对该方面的话题进行了简要剖析。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在刚刚落幕的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中国好声音”可谓大放异彩。在慢粒(CML)治疗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倩教授团队的多项研究入选,其中abstract 867和869两项研究则是入选口头发言,分别报告了TGRX-678和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在CML治疗和克服耐药方面的价值,《肿瘤瞭望》在现场有幸采访到江倩教授,并针对该方面的话题进行了简要剖析。
#1
研究简介:TGRX-678是一种新型的ABL激酶变构抑制剂,体外数据表明TGRX-678能靶向包括T315I突变在内的大多数BCR-ABL常见突变。该研究旨在初步评估TGRX-678在耐药/难治性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截至2023年7月11日,共纳入95例患者(慢性期58例,加速期37例),中位年龄45岁,分别采用TGRX-678 QD剂量(n=78,18例40mg;6例80mg;50例240mg)和BID剂量(n=17,3例10mg;6例20mg)。
在疗效方面,结果显示:①58例慢性期CML患者中,89%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CHR),43%达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33%)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19%达主要分子学缓解(MMR)。②在14例伴T315I突变的慢性期CML中,100%达CHR,62%达MCyR,57%达CCyR,50%达MMR。35例无ABL激酶区突变的慢性期CML患者中,100%达CHR,31%达MCyR,17%达CCyR,3%达MMR(见图A)。9例伴其他ABL激酶区突变的慢性期CML患者中,67%达CHR,56%达MCyR,56%达CCyR,33%达MMR(见图B)。③在37例加速期CML患者中,84%达主要血液学缓解,35%达MCyR,24%达CCyR(见图C)。④共有22例慢性期和23例加速期CML患者在既往接受过三代TKIs(ponatinib或HQP1351或asciminib)治疗,22例慢性期患者中,95%达CHR,18%达MCyR,14%达CCyR;23例加速期患者中,74%达CHR,22%达MCyR,13%达CCyR。
安全性方面,共观察到7例DLTs事件,1例ALT升高(为20mg BID剂量组);5例血小板减少症(分别为40mg QD组1例、40mg BID组2例、80mg QD组2例);1例肝功能异常(为240mg QD剂量组)。大多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s)为1~2级。≥3级AEs主要包括血小板减少症(50%)、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2%)、贫血(24%)和高甘油三酯血症(9%)。
药代动力学方面,在10mg~80mg BID或40mg~240mg QD范围内,TGRX-678暴露量(Cmax和AUCtau)随剂量增加而呈比例增加。TGRX-678在人体内消除较慢,半衰期(t1/2)约120h.稳态下Cmax为单次给药的3.7~8.0倍,AUCtau为单次给药的5.4~11.8倍。TGRX-678的较高蓄积比使得血浆暴露量增加,同时使谷浓度(Ctrough)和峰浓度(Cmax)间差值缩小(图D)。
研究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TGRX-678在所有队列均观察到了临床活性,包括T315I在内的多种TKI耐药突变均有疗效,这对于ponatinib或asciminib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或加速期CML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2
研究简介: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vs现有最佳治疗(BAT)在对3种TKIs(伊马替尼、达沙替尼[D]和尼洛替尼[N])耐药和/或不耐受的慢粒慢性期(CML-CP)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无事件生存期(EFS)、全因死亡率、复发率、治疗失败率等。截至2023年4月30日,纳入144例患者,其中奥雷巴替尼组96例,BAT组48例。中位年龄49岁,129例(89.6%)既往接受过至少3种TKIs(I、D、N)治疗。15例(10.5%)伴T315I突变的患者既往接受过至少1种TKIs治疗,其中9例(6.3%)接受过2种TKIs治疗。
在疗效方面,结果显示:①奥雷巴替尼组和BAT组的中位EFS分别为21.22个月和2.86个月(HR=0.352,95%CI:0.228~0.545,P<0.001)。与BAT相比,奥雷巴替尼可降低65%的事件风险。②奥雷巴替尼组的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预估EFS率分别为73%(95%CI:62.5~81)、58.7(95%CI:47.5~68.2)和46.9%(95%CI:35.9~57.2);而BAT组的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预估EFS率分别为32.6%(95%CI:19.7~46.2)、26.1%(95%CI:14.5~39.3)和16.9%(95%CI:7.7~29.2),两组中位总生存(OS)均未达到(P=0.41)。③奥雷巴替尼组患者CHR率为85%(51/60)、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47.7%(42/88)、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36.4%(32/88)、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率为27.3%(24/88)。BAT组CR率34.8%(8/23)、MCyR率29.7%(11/37)、CCyR率16.2%(6/37)、MMR率8.1%(3/37)。
安全性方面,奥雷巴替尼组和BAT组≥3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分别为85.4%(82/96)和67.4%(31/46)。发生率>20%的任何级别常见AE包括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PK增高、ALT增高、AST增高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5%的严重不良事件(SAE)为血小板减少症。共7例次SAE与奥雷巴替尼可能有关,分别为1例次急性心肌梗死、3例次冠心病、2例次脑梗死和1例次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10%的导致终止治疗或剂量降低的常见AE包括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
研究结论:对一代和二代TKIs均耐药或不耐受CML-CP患者患者而言,与BAT相比,奥雷巴替尼耐受性更佳、疗效更优。
专家采访
《肿瘤瞭望》:谈一谈CML治疗耐药问题及该方面的进展?
江倩教授:在慢粒(CML)的治疗中,有少部分患者存在耐药的问题,即便患者比例并不高,但在人口基数庞大的我国,CML耐药患者事实上并不少见,因此临床未满足的需求较大。在我国,有两款新药获批上市,分别为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和Tgrx-678,其中奥雷巴替尼获批了新的适应症,即用于治疗一代和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和/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这对于耐药的CML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Tgrx-678是一类新型ABL激酶变构抑制剂,通过靶向作用于BCR-ABL融合基因的变构位点,可用于治疗对现有药物的耐药(包括T315I突变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显示出良好的克服耐药的活性。
《肿瘤瞭望》:请解读一下BCR-ABL变构抑制剂Tgrx-678在难治/复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R/R-CM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江倩教授:既往的绝大多数TKIs主要通过与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地结合激酶域的ATP结合位点来阻止或减少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最终实现抗肿瘤增殖的作用。而Tgrx-678的作用机制与Asciminib相似,但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和优化,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它能特异性靶向BCR-ABL1蛋白肉豆蔻酰口袋(STAMP)进而发挥治疗CML的作用,治疗上特异性极强,毒副作用小,因此这种全新机制的TKI为克服CML耐药带来了新的选择。
《肿瘤瞭望》:请您谈一谈奥雷巴替尼(Olverembatinib)在CML治疗中的价值?
江倩教授:事实上,奥雷巴替尼已经在ASH会议上第六次亮相了,每次会议都有新的研究数据展现和公布,目前已经进入了注册的随机对照II期研究,其呈现出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令人信心十足,对于T315I突变的CML患者,奥雷巴替尼显示出非常不俗的疗效,包括经过ponatinib治疗失败的国外CML患者,亦能具有良好的疗效,这是非常鼓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