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暸望:2017年7月14日~16日,第八届全国乳腺癌高峰论坛暨江苏省肿瘤学年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重视基础,注重转化”为主题,旨在解析肿瘤诊治领域的新动态,促进系统化、个体化医学模式的发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江泽飞教授
本届高峰论坛邀请了国内知名院士及学者介绍肿瘤诊疗的新技术、新进展,对近年来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除了精彩的学术内容外,还将由专家委员会对2017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更新进行商讨。
会议期间,《肿瘤瞭望》特别邀请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江泽飞教授接受采访。江教授从乳腺癌治疗的“加减法”,分子分型进展,免疫治疗应用前景及国内学者携手合作等几个方面谈了谈自己看法。
(点击观看视频)
“加减法”的临床决策
江泽飞教授:进入精准医学时代,乳腺癌治疗应针对不同患者“量体裁衣”,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减法”的理念也应运而生。随着全身系统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好,外科创伤越来越小,放射精准度大幅提升,乳腺癌在手术和放疗方面做“减法”成为大趋势。而靶向治疗的兴起,也在使化疗开始向减毒、提效的优化方向发展,这也是做“减法”。
另一方,“加法”也在不断探索,延长疗程、增加药物组合都是如此。在内分泌治疗中,原来五年标准治疗在部分激素受体阳性高危患者中可以延长至十年;在靶向治疗中,原来为单一抗HER2靶向治疗现在升级为双靶向联合治疗。免疫治疗后续也会出现更多“加法”联合方案。
因此,临床中针对乳腺癌患者个体化病情,合理应用“加减法”,才能在诊断、治疗和随访的全程管理中实现精准医疗。
分子分型促进乳腺癌治疗进展
江泽飞教授:分子分型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的基本模式,不同亚型领域研究进展迅速。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现在双靶向抗HER2策略在术前新辅助、术后辅助以及复发/转移解救治疗中的疗效均优于单靶向。
内分泌治疗领域,以前认为应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单一疗法即可,现在治疗思路也开始从单独内分泌疗法转变为内分泌联合靶向、化疗或免疫的综合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15%,由于我国乳腺癌人群基数大,导致这一型乳腺癌的实际发病率超过血液病与淋巴瘤。根据三阴性乳腺癌的基因突变、分子特点或免疫表型进行分类,可能细化延伸出更多的治疗方法。比如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道的奥拉帕利单药治疗携带BRCA突变的晚期乳腺癌,疗效明显优于化疗。未来将找到更多的精准靶点,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得到进一步改善。
乳腺癌免疫治疗前景
江泽飞教授:免疫治疗是整个肿瘤治疗领域中非常热门的话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肿瘤中治疗效果已经超过化疗,也为晚期乳腺癌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应用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合适的患者,并在合适的阶段进行治疗。事实上国内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相关工作,部分启动了临床研究,部分还处于研究设计阶段。
我相信免疫治疗在某些特定乳腺癌亚组患者的特定疾病阶段中,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检查点类似一个开关,如何掌握好开关的启动是一项临床挑战,比如在肿瘤进展过快时,是否需要通过细胞毒化疗药物进行暂时抑制,之后再免疫调节。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研究设计时就考虑在内。
另外,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乳腺癌患者的总体愈后较好,因此乳腺癌临床研究的设计周期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晚期肺癌的研究设计中,不同干预手段可能在半年内即可对比产生结果,而晚期乳腺癌研究可能需要1年、2年,甚至3年以上,相比之下乳腺癌研究之路更为漫长。
从现有数据来看,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未来在治疗人群、时机和方案的选择上都要下功夫。
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实力
江泽飞教授:登上国际学术舞台一直是中国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的愿望,作为第一位进入St.Gallen国际乳腺癌专家共识团的中国医生,在喜悦的同时,我也深感身上背负着重要的责任。
中国学者能够实际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使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速度和深度都提升了一个台阶,不再是一味地国外制定,国内学习的模式。比如2017年的共识更新,我们在2016年的年底就能拿到需要讨论的议题。
更可喜的是,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相继加入St.Gallen专家共识团,作为中国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国内学者走向国际,发出我们的声音。
在本次全国乳腺癌高峰论坛上,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以及邵志敏教授、徐兵河教授等国内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我衷心地对他们在乳腺肿瘤领域中取得的卓越成绩表示祝贺,同时也感谢他们在各个专业委员会和学术机构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国内同仁能够一起携手同行,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