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当前预后最差的乳腺癌亚型之一。随着近年来诊疗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抗体偶联药物(ADC)为TNBC带来了新的选择,其中靶向Trop-2的ADC戈沙妥珠单抗(SG)已成为TNBC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1]。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TNBC的III期ASCENT-04/KEYNOTE-D19研究作为LBA,重磅披露了阳性结果,显示较标准的化疗联合免疫方案降低了35%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安全可控,奠定了ADC+免疫治疗一线应用于TNBC的基础[2]。因此,《肿瘤瞭望》于ASCO会议现场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展开对话,分享对ASCENT-04研究结果的评价,展望未来TNBC一线治疗格局的发展前景。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当前预后最差的乳腺癌亚型之一。随着近年来诊疗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抗体偶联药物(ADC)为TNBC带来了新的选择,其中靶向Trop-2的ADC戈沙妥珠单抗(SG)已成为TNBC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1]。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TNBC的III期ASCENT-04/KEYNOTE-D19研究作为LBA,重磅披露了阳性结果,显示较标准的化疗联合免疫方案降低了35%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安全可控,奠定了ADC+免疫治疗一线应用于TNBC的基础[2]。因此,《肿瘤瞭望》于ASCO会议现场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展开对话,分享对ASCENT-04研究结果的评价,展望未来TNBC一线治疗格局的发展前景。
01
肿瘤瞭望:此次ASCO大会公布了ASCENT-04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了Trop-2 ADC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TNBC的优势。首先,请您分享一下该研究的设计及主要结果。
殷咏梅教授:ASCENT-04研究[2]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Ⅲ期临床研究,主要针对既往未经晚期系统治疗、无法手术的PD-L1阳性(CPS≥10)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评估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vs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经盲法独立中央审查(BICR)使用RECIST v1.1确定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缓解开始时间(TTR)、患者报告结局(PROs)和安全性(图1)。
图1.研究设计
该研究共纳入了443名PD-L1阳性TNBC患者,按1:1随机分组后予以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方案。该研究达到了PFS的主要研究终点,与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相比,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降低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3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11.2个月vs 7.8个月;HR 0.65,95%CI 0.51-0.84;P=0.0009)(图2上)。OS尚不成熟,但也展现了早期获益的趋势。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方案具有更高的ORR(60%vs 53%),并显示出深度且持久的缓解(完全缓解:13%vs 8%;DOR 16.5个月vs 9.2个月)(图2,下)。安全性方面,与既往戈沙妥珠单抗及帕博利珠单抗研究一致,未见新的不良事件信号。患者耐受性较好,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与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的不良事件相关停药率为12%vs 31%,为更多患者可以完整接受治疗带来了保障。
图2.ASCENT-04研究BICR评估的PFS(上)、缓解状况(下)
该研究是首次证实了ADC联合免疫治疗方案可一线应用于TNBC的Ⅲ期临床研究,为TNBC一线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02
肿瘤瞭望:ASCENT-04研究是首次确立ADC联合免疫治疗一线应用地位的Ⅲ期研究。您如何评价该研究结果?将为晚期TNBC治疗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王坤教授: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发展,国内外指南愈加强调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TNBC应用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PD-L1阳性患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3,4]。此次ASCENT-04研究数据的披露,证实了对于PD-L1阳性(CPS≥10)的患者,一线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优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该结果既确证了Trop-2 ADC联合免疫治疗一线应用的可行性,又标志着Trop-2 ADC从此正式从TNBC二线及其后线治疗迈入一线。在免疫联合化疗作为目前TNBC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的背景下,ASCENT-04研究的阳性结果必将改写指南,改变临床实践。
随着ASCENT-04研究的成功,我也期待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相应的桥接研究或类似的临床研究,来验证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目前江泽飞教授牵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ASCENT-C04研究(图3)正在进行中,旨在探索戈沙妥珠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对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TNBC的表现,期待其结果能早日披露,为临床提供更多可能。
图3.ASCENT-C04研究设计
此外,近日ASCENT-03研究(NCT 05382299)披露信息显示已达到主要终点,取得了高度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PFS改善[5]。该研究旨在验证戈沙妥珠单抗对比化疗在不适合接受PD-1/PD-L1单抗治疗的TNBC患者一线治疗的地位。戈沙妥珠单抗在TNBC一线治疗的全面突破,必将改变一线治疗的临床格局,期待戈沙妥珠单抗能够早日获批该适应症,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治疗选择。
03
肿瘤瞭望:在ASCENT-04研究的基础上,您对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应用于中国临床实践有哪些期待?
殷咏梅教授:ASCENT-04研究在全球人群中确立了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乳腺癌的地位。该研究主要针对PD-L1阳性的TNBC患者,我相信对于该人群而言,ASCENT-04研究提供的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方案将替代当前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我非常期待未来Trop-2 ADC联合免疫治疗不仅能够为患者带来ORR改善,还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总体生存获益。
04
肿瘤瞭望:在临床实践中,安全性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ADC联合免疫治疗存在哪些常见的不良事件?应如何管理?
王坤教授:ASCENT-04研究中,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最常见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未见其他新的安全信号,与既往文献报告一致,也未见间质性肺病(ILD)、眼毒性、口腔炎等不良事件,临床应用安全可控(图4)。
图4.ASCENT-04研究的常见不良事件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等二级预防;对于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高风险患者,可以使用G-CSF一级预防;若出现了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则须开始抗感染治疗。对于腹泻,可通过及时监测并对症补液、补充电解质、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治疗有效控制[6]。此外,还需要通过患教活动等提高患者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参考文献:
[1]Bardia A,Hurvitz SA,Tolaney SM,et al.Sacituzumab Govitecan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 Engl J Med.2021;384(16):1529-1541.doi:10.1056/NEJMoa2028485
[2]Sara M.Tolaney,et al.Sacituzumab govitecan(SG)+pembrolizumab(pembro)vs chemotherapy(chemo)+pembro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PD-L1–positive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 phase 3 ASCENT-04/KEYNOTE-D19 study.2025 ASCO LBA 109.
[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25.04.
[4]ESMO Living Guidelin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2025v1.2.Available at:https://www.esmo.org/guidelines/living-guidelines/esmo-living-guideline-metastatic-breast-cancer/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de-novo-mbc-or-recurrence-6-12-months-after-the-end-of-neo-adjuvant-ici
[5]Gilead Sciences,Inc.ASCENT-03:Trodelvy®Demonstrates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linically Meaningful Improvement i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First-line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Who Are Not Candidates for Checkpoint Inhibitors.Available at:https://www.gilead.com/news/news-details/2025/ascent-03-trodelvy-demonstrates-highly-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linically-meaningful-improvement-in-progression-free-survival-in-patients-with-first-line-metastatic-triple-negative-breast
[6]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中国乳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安全性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09):913-927.
殷咏梅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第19届St.Gallen国际乳腺癌大会专家团成员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 BC指南执笔专家
荣获2021年度,2023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风云榜“Leading Pl桂冠奖”
王坤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博士研究生导师
CSCO和CBCS乳腺癌专委会常委
2019年国之名医获得者
2021年NeoCART研究入选美国NCCN乳腺癌指南
2023年人民好医生-乳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获得者